1.信度之間有2項種類1.test-retest & interrater reliability 之間的關連性,是否會是因2者分數高是否其關連性高,代表其信度越高.
老師的回答:基本上信度為看評量工具的穩定性,因此可以單獨分開解釋這兩者的功能:1.test-retest為看評估工具的經過再測後其穩定性是否會一樣.2.interrater reliability 則為不同施測者在施測工具後其兩者的一致性.
2.如何將評估工具發展成較客觀性的?需要的步驟以及考慮的面向為何?
老師的回答:考慮你要評估的目的是什麼!考慮其差別(沒聽得很清楚)以及測量的內容,以便變成更簡單和容易操作的評估工具.
3.Given a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no change,68%of the time an observed score will fall within 1SE of measurement of a person 's true score, and 95%of the time it should fall within 1.96SE of measurement of the true score.
深藍色區域是距平均值小於一個標準差之內的數值範圍。在常態分佈中,此範圍所佔比率為全部數值之 68%。根據常態分佈,兩個標準差之內(藍,棕)的比率合起來為 95%。根據常態分佈,三個標準差之內(深藍,橙,黃)的比率合起來為 99% 。
常態分佈/常態分布/常態分配(Normal Distribution)又稱高斯分佈(Gauss Distribution),一般研究變數常會呈現常態分佈或近似常態分佈,如身高、體重、收入、支出、意見程度、評量誤差(error of measurement)。常態分佈的特徵是以數值資料平均值(μ )為中心,分佈曲線呈鈴形(bell shape),中心點位置其數值出現的頻率(次數)最多,離中心點位置左右(可延伸到無窮大± ∞ )的數值出現頻率漸少,曲線左右對稱,即大於平均值和小於平均值的出現頻率相等。
4.They used K coefficient values for the item analyses, which may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the low variability of their subjects who were skewed toward the higher end of the scale.
老師的回答:利用kappa coefficient 去做個別項目一致性分析,較低的差異度代表有高的一致性或信度,因其評估的分數多集中在較高分數的範圍內.因此是由於他們所施測的族群不同,得到的分數也會不一樣,其他的可能會很高或者低的分數呈現出來.
Kappa 一致性係數(Kappa Coefficient of Agreement, K)是屬於無母數統計的範疇,適用於類別尺度變數,主要目的是探討不同測量者對一組不同物件分類結果的一致狀況。Kappa 一致性統計量的形成有一基本假設:判斷者在有意識的情況下所進行的判斷,其一致性不應低於隨機指派的結果。
慢性中風個案動態步態指標之信效度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Dynamic Gait Index in Persons with Chronic Stroke
論文各部分之重點:
前言:
I為何需要從事此研究(還有哪些問題未解決?其重要性為何?或此問題未解決,將導致哪些問題?)
大多數患者中風後,仍然在移動和步態活動中有平衡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通常在急性後期出現,以及限制一般功能和參與日常活動。因此在計畫治療和評估結果時,平衡的信賴程度和準確度是最基礎的。尤其中風病患評估動態平衡時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他們時常在移動時跌倒。
雖然中風病患在動、靜態站姿上有良好的平衡表現以及感覺輸入的改變,但是在步態活動時評估個案的動態平衡仍然缺少的。Shumwa-Cook和Woollacout共同發展動態步態指標DGI以便評估老年人在步態活動的功能穩定性以及跌到的危機。
II研究目的(be specific,作者欲解決哪些問題?)
中風病患多數擁有感覺和神經動作組織性的問題以及動作中衝量的控制困難。DGI
此次的研究目的是要評量中風病患之施測者間信度(interrater reliability)、再測信度(test-retest
reiablity)以及同時建構效度(concurrent construct validity)。
方法(※需說明作者「如何設計研究」以驗證各「研究目的」):
樣本:
25位中風病患,其中18位為男生和7位為女生。研究的平均年齡±標準誤差為61.6±13.1年(範圍26.6-75.4年)以及平均發病時間為4.2±7.5年(範圍0.5-35.3年)。19位病患在屋外是使用行走輔助器材,但只有6位在家裡使用。9位為左側偏癱,14位為右側偏癱。3為病患有使用三腳拐當作行動輔助器材以及剩餘的病患則是使用拐扙。所有病人都必須經過評量BI來判斷其功能獨立性,以及可以依照和明白治療師的指令。
※ 2位治療師(施測者1,JJ;施測者2,DC),兩者在評估神經性問題的病患都擁有十年的經驗以及曾有在其他病患族群使用DGI。
程序:
評估(測量)工具:
DGI含8個4點(0-1-2-3)量尺項目,滿分為24分, 8個行走項目為:(1)行走20呎;(2)改變行走速度,快變慢;(3)行走時同時頭轉向左和右;(4)行走時同時頭向上和向下;(5)行走時同時180度向後轉停;(6)行走時同時跨越鞋盒;(7)行走時同時繞過鞋盒;(8)上下4個樓梯。老年人若分數等於或小於19分者,有較高的機會發生跌倒。DGI總分數越低表示平衡失調越嚴重。
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
BBS原先用來評估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以及跌到的危機率。其中Berg平衡量表共評估14 項功能性活動,且要求個案在一個姿勢下維持其平衡和同時項目的困難增加。BBS裡面特定的項目要素有相似的步態規定,如無支持獨立站姿和弓箭步站姿。其他的要素如從坐到站和無支持站姿。每項活動之評分為0 至4 分(最好表現為56 分)。BBS是ㄧ個證據充分以及在老年人、多發性硬化症和中風病患中擁有高的心理測量學特性。以中風病患為列,其研究的施測者間和施測者內信度顯示分數分別為.97和.98。分數愈高者表示受試者之平衡能力愈好,但分數為小於或等於44表示有很高的機率跌倒。
特定活動平衡信心量表(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 scale,ABC scale) ABC為16項自我報告問卷,詢問病患自己對於在日常生活活動上的平衡表現給予數值刻度(範圍0-100)評分。分數為0顯示在活動表現上為無信賴,分數100則表示完全信賴。Botner和其他專家表示在中風病患研究中,ABC有高的再測信度以及輕度到中度的線性相關係數與BBS和步態速度(分別為r =.36 ,r =.48)。在前庭失能病患中,介於DGI和ABC總分有中度的相關係數(r =.58)。
行走時間測量Timed walking test此項測驗個案需要在適當的速度下,在限定的時間內行走10公尺。行走時間測量發現在中風病患中有高的再測信度。步態速度反映出行走能力的要素以及用於評估神經性失能的個案的移動能力。
計時起走測驗(Timed Up and Go Test; TUG)
TUG為一簡易功能性的測驗,評估個案在行定的時間內起立、行走三公尺、向後轉身以及再次的坐下。此項測驗在中風病人中有良好的再測信度。
資料分析:各研究目的,以何種統計驗證之。
信度之中有兩種:施測者間信度(interrater reliability)和再測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是由組內相關系數-模式2,1(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model 2 , 1)
計算出來。基於先前的參考文獻,他們建議組內相關系數的分數介於0.8-1.0顯示出良好的信度,0.6-0.8為可接受,0.4-0.6為中等以及少於0.4為較差。
同時建構效度(concurrent construct validity)
我們假設DGI與BBS、ABC有中度正相關;與行走時間測驗、TUG有中度的負相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